美莲从水中绽放成“金花”——缅怀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演员吴美莲

2024-04-14 -

“因为我爱你,所以我不能放开你!因为我爱你,所以我支持你……”3月6日上午,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的舞台上,邓稼先与徐鹿希剧中紧紧相拥,排练场响起热烈的掌声。

走下舞台、摘下眼镜后,饰演徐鹿希的吴美莲不停地擦着眼角的泪水。 “每次在这里排练,我都会被邓老师、徐老师不计名利,艰苦奋斗、奉献精神所感动。” 吴美莲在后台现场告诉记者。

1994年,16岁的吴美莲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安庆黄梅戏学校。 吴美莲身高1.68米,明眸皓齿,颜值和声音条件都不错。 在进入戏剧学校之前,她没有接受过专业的体能或声乐训练。 她只是凭着对黄梅戏的热爱,用录音机学会了唱歌。 到了戏剧学校后,一切基本功都要从头开始,包括学说安庆话。

在黄梅戏学校的四年里,吴美莲的生活轨迹非常单调:练习室-宿舍,宿舍-练习室。 “别人练一次,我练三四遍,直到熟练为止。” 吴美莲说道。

1999年,吴美莲以优异的成绩从戏剧学校毕业,进入当时的安庆黄梅戏团。 一般来说,年轻演员进入剧团后,需要从剧团的两边开始。 而刚进剧团的吴美莲凭借扎实的基本功,一进剧团就开始担任中心的主角。 她曾主演过《仙女配》、《驸马》、《情泪》、《金钗记》等传统黄梅戏剧目,这些剧目大多是唱剧。 她非常专注地练习唱歌。 “双斜”、“单斜”、“延音”、“直音”、“波音”……一堆别人看不懂的符号,她却看懂了。 仿佛音乐专业的音符被一一标记在她的歌谱上。

黄梅戏界有“男怕《访友》,女怕《辞典》”的说法,用来说明演员掌握《小辞典》的难度。然而,2006年,当吴美莲参加新世纪五金花大奖赛,她选择了《小辞典》,获得金花奖第一名。 而如今吴美莲又为黄梅戏《小辞典》注入了新鲜血液。 听她的歌声,真有春天泥土的味道,田野里采茶的调子,韵味悠长,不张扬、踏实。”《中国戏剧》编辑陈少华”杂志这样评价吴美莲。

正如《小词铺》中刘凤英对刘凤英内心的贴心把握一样,吴美莲在饰演《驸马》中的冯素贞一角时,也展现出了她勤奋的精神和深厚的功底。 扮演冯素贞,需要唱得好,还需要有好的舞台动作、袖子等技巧。 为了适应又厚又宽的高底靴,平时不穿高跟鞋的吴美莲每天都花时间在练习室里,穿着十厘米高的靴子,来回跑来跑去。实践。 正是这种刻苦的训练,才让她在舞台上有出色的表现。 向观众展示了冯素贞美丽大方的形象。

2008年,吴美莲调入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。 此后,她又主演了《浮生六章》、《孤独的韩青》等多部原创原创剧。

2017年,安徽省、安庆市重点项目现代话剧《邓稼先》开播。 吴美莲迎来了她人生中第一位话剧女主角——饰演两弹男主角邓稼先妻子的徐鹿希。 “韩再芬老师告诉我,在塑造人物时,我们追求的是精神上的相似,而不仅仅是形体上的相似。要达到精神上的相似,关键是要研究人物,真正走进人物内心。” 吴美莲说道。

为此,她到邓稼先故居仔细聆听,仔细阅读,翻阅有关邓稼先、徐鹿溪的资料,了解时代背景,研究人物。 吴美莲把《英雄爱情》和《邓稼先文集》这两本厚书读了好几遍。 因此,她对许鹿希的性格把握得更加仔细、准确。 话剧《邓稼先》在北京首演时,不仅受到观众好评,邓稼先与徐鹿希的儿子邓志典也称赞:“演技真像我妈妈!”

“每次演这个戏,我都会感动,思想都会升华,我一定要用艺术为社会注入正能量。” 吴美莲告诉记者。

吴美莲是再芬黄梅团副团长、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。 作为一名正在走向成熟的中生代演员,吴美莲积极传承黄梅戏艺术。 只要有机会,她就会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演戏、唱歌的技巧和经验传授给年轻演员。 “当别人休息的时候,她就在看剧本、练唱,她的歌声非常饱满,很有感染力。在排练和演出的过程中,我能感受到她对黄梅戏艺术一丝不苟的追求。” 青团演员张敏说道。

邓稼先故居_邓稼先旧址_邓稼先故居联系电话

目前,《邓稼先》正在修改重新编排,即将参加5月在上海举行的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,角逐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——文华奖和文华表演奖。 为了排练这部杰作,三年来,吴美莲一有时间就潜心排练。

她的声音流畅、甜美、清晰,她的表演融身体技巧、内心体验、文化修养于一体; 她善于在角色的瞬间转换中把握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征……被誉为新世纪黄梅戏“五朵金花”之一。 吴美莲是国家一级演员。 她和她的表演多次获得国家、省、市表演奖。 2014年荣获省委宣传部“优秀青年拔尖人才”称号。

“吴美莲具备了一名优秀演员所必需的先天条件,更难得的是,她对角色创作和表演钻研得很深。作为一名演员,有如此好的条件和努力,我相信她会走得越来越远。”国家一级演员、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副院长马子君这样说道。 (记者胡劲松)(安徽日报)
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分享:

扫一扫在手机阅读、分享本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