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东青岛崂山朱氏家族是朱熹的后裔,其祖先600多年前从江西婺源迁徙而来。

2024-05-28 -

600多年前崂山朱熹后裔由江西婺源迁居于此。

600年前,我们的祖先从江西婺源迁徙而来

青岛市崂山区大河东村朱氏1200余名后裔,通过修家谱,找到了同宗亲戚——即墨窑头村附近的朱氏家族。他们的祖先600年前从江西婺源迁居到即墨窑头,先祖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。

修复家谱获村民支持

朱本伦是老山大河东村村委会主任,他是第六次修订朱家族谱的发起人之一。“当时村里正在编撰村史,需要补充村里人文、地理、经济等各方面的资料。我们找到朱家族谱,发现大河东村朱家的族谱最早只到第四代。作为朱家人,我肯定要寻根,就跟几个亲戚说了这个想法,大家都很赞同。”朱本伦随即组织村里几位受过高等教育的老人,成立了编撰委员会。

大河东村约有2700人,其中朱姓有1200人,都是近亲,虽然都是同一张族谱,但始终找不到自己的“根”,这也是村里不少老人的心病。今年73岁的朱春初是朱家第十七代传人,也是大河东村朱家谱中在世的最年长的长者。得知族谱要修缮时,老人战战兢兢地从家里拿出一本手抄家谱,递给家谱修缮员,修缮员便开始根据这本老家谱,一代一代寻找自己的族人。

婺源茶院朱氏世谱序_婺源茶院朱氏族谱_婺源朱氏祠堂

青岛也有朱熹后裔

据族谱记载,约500年前,朱氏家族第四代传人朱静、朱白二人从即墨窑头迁到崂山区大河东村定居,在大河东村开启了朱氏家族的一个分支。而约600年前,朱氏先祖又从江西婺源迁到即墨窑头。为了印证这一信息,编纂者来到即墨窑头,通过村委会找到了村里一位朱姓老人——朱信之,他是朱氏家族的第十八代孙,其父亲84年前曾亲自参与修缮朱氏族谱。经过每一代人的比对,双方确认,他们确系同一家族!

朱新之今年82岁,虽然听力有些下降,但身体还算健康,他还参与了族谱的编纂。在朱新之提供的族谱中,有记载朱氏第四代朱静、朱白二人约在500年前从即墨窑头迁到崂山区大河东村。更让朱本伦等人吃惊的是,他们不仅找到了同宗亲戚,还在旧族谱中发现,青岛朱氏后裔全部来自江西婺源,族谱记载他们应为南宋理学家朱熹的后裔。今年10月,朱氏后裔带着族谱来到了江西婺源。 当他们在江西婺源找到朱氏后裔时,与当地朱氏制作的《婺源茶馆朱氏家谱》进行比对,证实青岛朱氏为朱熹后裔。

婺源茶院朱氏族谱_婺源茶院朱氏世谱序_婺源朱氏祠堂

昨日上午,朱本伦、朱崇博等大河东村朱氏后人驱车前往即墨窑头,将修复后的族谱送到即墨窑头村,正式标志着朱氏族谱修复合并工作完成。记者看到,修复后的族谱分为三卷,第一卷为朱氏族谱的族谱序及族谱,第二、三卷为即墨朱氏第一代至二十四代朱氏族谱。在卷首处,明确写着“据朱氏族谱记载,我们即墨朱氏出身自江西婺源,江西婺源朱氏为宋代著名理学家、教育家朱熹后裔”。朱崇博介绍,根据修复后的族谱,青岛地区朱熹后裔约有7200人。

明永乐年间的大规模移民

岛城文史专家陆海介绍说,600年前是明朝永乐年间,朱氏族谱中记载他们从江西婺源迁到即墨,与那个年代的史料记载相符。“经历了金、北宋、元朝的战乱,以及明初即墨唐赛儿农民起义,永乐年间山东几乎荒芜,于是永乐皇帝便动员山西、云南等地居民迁到山东,江西婺源的朱氏家族应该是在这个时候来到山东的。”
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分享:

扫一扫在手机阅读、分享本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