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疆小河墓地25件马甲修复还原3500年前精美服饰
新疆头条新闻(文/记者赵美图/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)这是小河墓地出土的25件羊毛马甲。 在沙漠中沉睡了数千年之后,它们已经腐烂、褪色、残缺不全。 有些“疾病”甚至会附着在土壤上。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花了一年时间,终于恢复了它们昔日的“面貌”,再现了小河人独特的审美文化。
近日,记者从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,这些马甲是人们了解新疆史前社会生活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。 它们也是史前古代居民毛纺技术的重要证据。 2014年,新疆文物考古研究院与中国丝绸之路博物馆联合申报了《新疆小河墓地出土马甲保护修复方案》,经国家文物局批准,新疆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17年底完成修复工程。
历时一年完成25件马甲修复
3月13日,新疆头条记者在新疆文物考古研究院仓库看到,已修复25件羊毛马甲,其中女式马甲11件,男式马甲8件,马甲碎片6件。 其中,女式马甲就像今天人们穿的流苏裙,男式马甲就像装饰腰带。
马甲是生活在史前新疆的小河人特有的服饰之一。 戴在腰间不仅方便工作,还可以很好地装饰腰部,勾勒出腰部线条。
据新疆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修复工作人员介绍,由于这些马甲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,修复前,工作人员首先对它们进行了测试分析,看看哪些马甲纤维结构保存得较好,可以用纯净水。 清洗后,马甲的纤维结构已被破坏,只能承受潮气回潮、抚平。 检查分析完成后,制定保护修复方案并实施。
按照计划,修复的第一步是用低氧对其进行消毒,并去除马甲上的成虫、幼虫和虫壳。 有的马甲上塞满了虫壳,修复者需要用镊子将它们一一挑出来。 出来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