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安公墓礼仪服务课:用心服务,温暖逝者“最后一程”

2024-05-21 -

追悼会是一种隆重而隆重的仪式,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“谨追古迹”的一种孝道文化,旨在表达对逝去的亲人或祖先的敬重与怀念。

在万安公墓,有这样一个服务班,他们负责妥善安葬逝者的遗体,同时给生者提供心灵上的慰藉,致力于为逝者家属提供贴心周到的殡葬服务,让逝者得到尊重和怀念,他们就是万安公墓礼仪服务班。

“家人的肯定,就是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。”

万安公墓礼仪服务班班长刘云涛在万安公墓工作了21年,一直从事业务工作。从2022年开始,万安公墓决定将礼仪服务工作移交给内部人员。就这样,刘云涛成为万安公墓第一位殡仪馆馆长,这让之前从未接触过这项业务的他有些为难。

安葬礼仪服务_安葬礼仪服务项目swot分析_安葬礼仪服务内容

△刘云涛(前)为逝者举行葬礼

安葬礼仪服务_安葬礼仪服务项目swot分析_安葬礼仪服务内容

“最早的时候,万安公墓的仪仗服务都是第三方承接的,当时我们业务团队只是帮忙请骨灰,没有参与其他仪仗流程。”刘云涛说,刚接手的时候,自己什么都不理解,只能努力学习、研究。布置灵堂、挑选殡葬用品、举办送别会……刘云涛在实践中不断学习、成长。“刚开始的时候,我们遇到过不少突发状况,好在都及时解决了。记得有一次,整个仪仗很成功,可到了下葬的时候,我就傻眼了,墓穴很小,我体力比较强,根本进不去,赶紧叫了个比较瘦的同事过来,这才顺利把骨灰盒放进了墓穴。”刘云涛说,随着经验越来越丰富,以后能应付这样的突发状况的,也越来越少了。

每次办丧事,刘云涛都会提前一天到办丧事的墓地,检查无误后,让工作人员开墓、装阳伞,做好一切准备。办丧事当天,刘云涛和同事们每一步都小心翼翼,从戴白手套、整理骨灰盒、举行告别仪式到下葬,无不如此。“站姿、说话声音、表情,甚至骨灰放进骨灰盒,都有严格要求。”刘云涛说,丧事虽然是为死者办的,但服务对象是死者家属。随着社会的发展,家属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多样化。每次办丧事前,刘云涛都会带领团队成员提前与家属沟通,根据家属的需求,准备好仪式流程和仪式所需物品。

两年来,刘云涛已经记不清自己参加了多少场葬礼。他说:“生命、离别和死亡,一直是人们心中难以逾越的心理屏障。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服务,让这道屏障变软,让人们的内心变得坚强。葬礼无小事,家属的认可,是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。”

年轻人为殡葬业注入新力量

3月22日,万安公墓举行了一场安葬仪式,一家三代人为一位刚刚去世的老人安葬。万安公墓21岁的实习生王宇涵先带着家属来到骨灰龛登记室,登记完证件后,协助家属取骨灰,随后在刘云涛的陪同下,将骨灰抬到公墓的供桌上。

安葬礼仪服务_安葬礼仪服务内容_安葬礼仪服务项目swot分析

安葬礼仪服务_安葬礼仪服务项目swot分析_安葬礼仪服务内容

“今天,我们聚集在安静祥和的万安公墓,与我们挚爱的亲人告别。他永远和这里的群山在一起,松柏常青……”王玉涵用庄严而肃穆的声音开始了安葬仪式。在20分钟的仪式中,她一步步按照流程,带领逝者家属鞠躬、擦拭墓碑、与逝者告别……仪式结束后,家属们感激地说:“服务真的很到位。特别感谢万安公墓的工作人员。”在送别老人的最后一程时,工作人员给我们留下了温暖的回忆。

王雨涵是山东女孩,她说山东人比较注重殡葬文化,她对殡葬行业也有一定的了解。后来,在和父亲商量后,她选择了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殡葬及丧葬相关专业。去年8月,经过一个月的培训,王雨涵进入了万安公墓的礼仪服务班。她清楚地记得自己参加的第一场礼仪服务。“那天我在主持仪式,家属很伤心,他们哭了,我也哭了,几次哽咽。回到宿舍后,回想起白天的情景,我又忍不住哭了起来,其实是为了向家属表达感谢,悲伤又带进了我的生活,其实这样不好,家属本来就很难过,看到我哭,只会让他们更难过。”慢慢地,王雨涵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,这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控制力。 凭借自己在一线的能力,家人一句“谢谢”也会让他开心。在这几个月的实习中,王昱涵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。从理论到实践,王昱涵体会到了不一样的殡葬文化,从“只是一份工作”到对殡葬师的尊重。每一次葬礼,她都抱着“送逝者最后一程”的信念,尽力为逝者家属提供支持。

安葬礼仪服务_安葬礼仪服务项目swot分析_安葬礼仪服务内容

29岁的张小华原本是一名教师,后来加入万安公墓礼仪服务班。她回忆说,刚开始做殡葬服务时,她也害怕手里捧着逝者的骨灰,但经历过几次之后,这种感觉就消失了。“当我站在吊唁厅或公墓前主持仪式时,想起自己站在讲台上教书育人的那一刻,对这份职业的恐惧就变成了崇敬。”张小华说,“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,有的人负责生,有的人负责死。希望未来能在殡葬师这个岗位上发光发热,陪伴每一位到来的家属,给每一位逝者一个有尊严、温情的告别。”

刘云涛说,传统意义上从事殡葬业的人都是“大而粗”。如今,殡葬业从业人员学历水平提高,年轻化趋势明显。正是因为有王玉涵、张小华这样的年轻人加入,才给殡葬业注入了新的力量,带来了新的理念。在万安公墓礼仪服务班的班员看来,他们主持的每一次仪式,都是给逝者与世间一个庄严而温情的告别,温暖一生的“最后一程”。

文:北京社区报记者 贾祥伟

图片:北京社区报记者 任晓宇
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分享:

扫一扫在手机阅读、分享本文